女王不在家 作品

第64章 64章(修文)

 其實這物件,放文物商店裡賣,也就是這個價了。

 等聶老頭走了,一群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也有的誇孫二勇機靈,一個個都給他豎大拇指。

 孫二勇:“得,我這哪叫機靈,都是有高人指點!”

 一時沒人留心了,孫二勇才把那八十塊給了初挽:“小姑娘,今天多虧你了,可算是出了一口氣。”

 初挽也笑:“剛才可把他氣得不輕。”

 至此,她心裡也好受多了。

 她想著,上輩子的那些人,乾脆全部推開,重新來過吧。

 她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

 **************

 初挽教訓了聶老頭,自然心情不錯,第二天,她又跑過去玉淵潭早市。

 這天玉淵潭早市新面孔多,明顯有幾個都是跑外省的鏟子,收穫挺大,過來早市這邊兜售。

 初挽很快看到那邊一個黑臉漢子,他也沒擺攤,就那麼站在那裡,把自己當架子,肩膀上掛著一個刺繡老褡褳,裡面塞得滿滿的,胳膊彎裡掛著一堆,有牛角藝術品,也有各種珠串,松石串珊瑚珠,看著應該是內蒙古那邊收來的。

 周圍有人和他聊,果然是的,說是春天跑了一趟內蒙,各處收了不少東西。

 “也就春天跑一趟,入了秋,咱就收不上來了!”

 初挽掃了一圈,便看到那邊褡褳裡露出來的一點紅,她問:“這位同志,這是什麼,看著顏色挺好看的。”

 那黑臉漢子一聽這話,就覺得外行,呵呵笑了:“妹子,這是珊瑚。”

 說著,掏出來了:“瞧,紅彤彤的,多好看哪!”

 初挽知道對方以為自己外行,說這話來哄自己,不過她也沒多說,就接過來,摩挲了摩挲:“是挺好看的,多錢?”

 黑臉漢子笑:“看你年紀小,照顧你,你要的話,給二百塊拿走吧。”

 初挽一聽:“這麼貴!”

 嘴上這麼說,但是手裡沒鬆開。

 沒鬆開,旁人就不可能來還價。

 黑臉漢子一臉認真:“這可不是給你亂要價,我從來不哄小姑娘,這麼大一個紅珊瑚,一般人家哪有,我可是花了一百八十塊收來的,從內蒙跑回來,飯錢車錢得多少,我掙二十塊,這是良心價!”

 初挽自然知道這黑臉漢子就是瞎扯。

 其實在內蒙,這種珊瑚很常見,內蒙人的民族服飾上經常有這種翡翠珊瑚的裝飾,根本不那麼值錢。

 只不過眼下這一塊質地純密,純淨飽和,而且從制式看,應該是清朝二品大員頂戴花翎上的珠子,這麼大一塊留一留以後肯定值錢。

 但是這黑臉漢子顯然不懂行情,閒扯,卻又拿自己當棒槌,想掙自己錢。

 她當下不動聲色,隨手將那紅珊瑚在手裡拋了拋,作勢就要還給那黑臉漢子。

 買不買的也不要緊,再看看別的。

 誰知道這時候,就聽一個聲音說:“這種珊瑚,賣不上價,前幾天我去文物商店,和收貨師傅聊起來,這時節,才過端午,內蒙的牧民日子不好過,外面農民不少來送這個的,收都收不過來。”

 初挽聽這聲音耳熟,回頭看,便看到了聶南圭。

 他吊兒郎當的,嘴裡叼著一根菸,正笑看著初挽。

 初挽沒理會,重新收回目光。

 那黑臉漢子臉上便有些憋,看著聶南圭:“小聶同志,你怎麼來我這裡瞎掰掰了!”

 聶南圭:“老芋頭,說句實話嘛,沒事別哄人家小姑娘。”

 聶南圭倒確實說了一句大實話。

 春天時候,草原青黃不接,牧民正是缺衣短吃的時候,手裡有什麼老玩意兒,他們就願意拿出來,換了現成的人民幣,或者換了米麵油的過日子。

 可是入了夏,入了秋,日子好過起來了,水草豐盛了,他們就懶得賣了。

 和多少錢沒關係,人家就是賣個心情,不缺吃就不賣。

 老芋頭便道:“行吧,小姑娘你想出多錢?”

 初挽:“二十塊吧。”

 老芋頭:“那肯定不行!二十塊,我本都回不來。”

 其實初挽已經不想要了,這肯定是漏,但也不是什麼不能錯過的漏,不撿就不撿,關鍵是不想和聶南圭摻和。

 當下抬腿就要走:“不賣就算了。”

 老芋頭便忙叫住:“你給多錢?好歹給個實在價!”

 初挽也就停下,兩個人討價還價,最後終於三十五塊成交。

 初挽交了錢後,將紅珊瑚揣兜裡就走。

 聶南圭追上來:“初初小姑娘,不謝謝我?”

 初挽連看都沒看:“一股子煙味,能離我遠點嗎?”

 聶南圭無奈:“真是屬姑奶奶的,這麼難伺候!”

 不過還是掐了煙:“初挽同志,請我吃飯吧!”

 初挽瞥他一眼:“憑什麼?”

 聶南圭:“就你這紅珊瑚,沒我從旁邊幫襯著,你能拿下來,這麼大一塊呢,我估計是有來頭的,你就偷著樂吧。”

 初挽:“你爸昨天那個鴛鴦,還有那幾個古錢,不是也不錯嗎?”

 聶南圭頓時笑起來:“敢情你知道那是我爸?小初初,你說你,怎麼沒點尊老愛幼的心呢,就這麼欺負我爸?氣得我爸昨天回家多吃了一碗米飯!”

 初挽聽著,也笑了:“你爸胃口不錯。”

 聶南圭嘆:“我看你笑得還挺好看的,看來心情不錯,不過想想也是,當初那小蓋罐,還是被你截了胡,可把我們宋三爺氣得不輕,眼看到手的鴨子,就被你給逮住了。”

 初挽眼神淡淡的:“你們家大業大,也不在意這點小玩意兒。”

 聶南圭揚眉:“說得輕巧,這口氣,但凡換一個人,我肯定咽不下,也就你,我認了。”

 初挽聽著,心想聶南圭年輕時候原來這麼油嘴滑舌的。

 聶南圭卻認真地道:“初挽同志,要不我請你吃飯吧,我是真心誠意想坐下來和你談談。”

 初挽:“談什麼?”

 聶南圭頓了下,之後緩緩地道:“談談過去。”

 初挽聽著,視線落在聶南圭臉上,聶南圭帶著好整以暇的笑。

 初挽:“我上午還有事,回頭有時間再說吧。”

 聶南圭:“回頭有時間再說,這就是後會無期了。你上午去辦什麼事?我陪你一起,反正我也沒什麼事。”

 初挽淡淡地道:“我去圖書館學習。”

 聶南圭:“學習?”

 初挽便大致解釋了下,聶南圭:“行,真有出息,那這樣吧,我中午過去圖書館找你,那邊有朝鮮冷麵,我們正好嚐嚐。”

 初挽:“行。”

 她是想著,確實可以坐下來和聶南圭談談,探探聶南圭的底。

 就她所知道的,聶家到了聶南圭爸爸這一輩,兄弟五個在解放後只剩下兩個了,一個在故宮博物館工作,另一個就是聶南圭爸,早早做古玩生意。

 至於太爺爺說的聶家老三,就查無此人,之後十幾年,古玩界也沒這號人物。

 姑奶奶的事,她沒別的線索,從聶家下手打聽打聽是最合適的。

 告別了聶南圭後,她匆忙趕過去圖書館,紮紮實實學了一上午,累得頭暈腦脹的。

 中午十一點半才出來,出來後她就琢磨著吃點什麼去,肚子已經咕嚕咕嚕叫了。

 誰知道一出門,就見好幾個女生正往南邊看,她順著大家的目光看過去。

 聶南圭一身蝙蝠衫和港式寬鬆長褲,正悠閒地站在槐樹下,看著頗為瀟灑帥氣,在這個年代,絕對是時髦洋氣。

 初挽說不上來的感覺,她認識的那個聶南圭還是很有手段的,她一直以為是比較持重老成的,結果年輕版的竟然是這麼一個騷包。

 聶南圭插著兜過來,和初挽打了個招呼,頓時不少人的目光全都往這邊來。

 初挽捏著書包帶子:“快走吧。”

 她不想被這麼關注。

 聶南圭陪著初挽往外走,邊走邊打量了初挽幾眼:“你多大了?”

 初挽:“不小,不過也還可以報名考大學。”

 聶南圭:“看著你也就十六七歲?”

 初挽將錯就錯:“對,我沒成年!所以和我說話注意著點。”

 聶南圭笑起來:“你如果生在我家,我一定疼你,這麼能幹又可愛的小妹妹!”

 初挽沒接話茬。

 這時候兩個人走到了一處冷麵館前,聶南圭:“這個我吃過,圖個新鮮,也快。”

 初挽:“好。”

 當下兩個人進去,裡面竟然還挺有特色的,人也不算太多,佈置優雅清淨,可以邊吃邊聊,挺合適的。

 聶南圭顯然想套話,隨口問起初挽的事,初挽也就真真假假地說,兩個人你來我往的,最後話題無意中引到了家中諸人。

 聶南圭道:“這些年來,其實我爸偶爾也會提起你們家,你們家好像就這麼消失了。”

 初挽笑道:“我們家已經沒什麼人了,只有我太爺爺和我,我太爺爺年紀大了,很快入土了。”

 聶南圭迅速算了下:“當年初先生膝下有一位孫少爺,你是孫少爺的女兒?”

 初挽:“對,你說的孫少爺,應該是我爸。不過我爸也不在人世了。”

 聶南圭:“我們可以去拜見一下初老太爺嗎?”

 初挽:“我太爺爺隱居鄉下,不見外人,他時日不多,不希望任何人打擾他。”

 聶南圭:“你太爺爺也是有福氣的人,算起來都快上百歲了吧。”

 初挽:“嗯,長壽,可惜子嗣蕭條,我太爺爺膝下兒女都是英年早逝的命,哪裡像你們家,到底兄弟多,可以幫襯著,能經得住事。”

 聶南圭聽著,也就提了提自己家的情況。

 初挽便狀若無意地道:“我記得你父親那一輩,兄弟好幾個呢。”

 聶南圭便抬起眼,不輕不重地看了初挽一眼。

 初挽一臉坦誠,很隨意的樣子。

 聶南圭這才道:“解放前,我三伯就沒了,我大伯去了美國,解放後,我五叔被馮彬的事牽累,入獄病死了。現在上一輩就只剩下我爸和我二伯,我二伯現在在博物館呢。”

 初挽:“馮彬的事?就是帝后禮佛圖那個?還牽累了你五叔?”

 聶南圭打量著她:“馮彬的事,你應該更清楚吧?”

 初挽笑:“怎麼會,解放前,我太爺爺已經離開琉璃廠了,找到人家跟前,人家都未必給口茶喝。”

 馮彬原是河北雄縣農村孩子,當年初老太爺受鄉親委託,把這窮孩子帶出來,放在古玩店當學徒,算是手把手教出來的。

 不過後來馮彬自立門戶,勾結了國外的一些古董商,把買賣做得很大,將大批的中國文物運送外海外,為了謀求暴利,他也幹出許多挖墳掘墓盜賣文物的事,其中最知名的一樁,便是鋌而走險,勾結土匪,逼迫石匠鑿盜龍門石窟壁畫《帝后禮佛圖》,陸續運往美國,至今這中華瑰寶《帝后禮佛圖》還被陳列在美國堪薩斯納爾遜博物館,成為鎮館之寶。

 解放後,馮彬遭到中國文化文藝界人士的譴責,人民日報刊登了對馮彬的檢舉信,他因此也被抓獲,判決死刑,而參與協助馮彬運送文物的部分人馬,自然也被牽連落馬。

 這件事於初老太爺來說,也是恥辱,畢竟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弟子。

 不過初挽沒想到,聶家老五竟然也栽在了這件事上。

 聶南圭嘆:“過去的事了,提這個也沒意思,上輩的恩怨,都是雲煙,已經幾十年過去了。”

 初挽:“你大伯在國外,應該還不錯吧?”

 聶南圭:“嗯,當時他走了,我爸兄弟幾個沒走,這也是命。前幾年,他回來探親,這些年在國外,倒是發了大財,日子過得自在,就是年紀大了,總是想家,想落葉歸根了。”

 他嘆了聲:“不過也不好回來。”

 初挽也有所感觸,便嘆了一聲:“你三伯呢,怎麼就沒了?”

 聶南圭探究的目光落在初挽臉上。

 初挽滿臉惆悵又坦誠。

 聶南圭也就長長地嘆了一聲:“解放前就沒了,不知道怎麼沒的,也許還活著,誰知道呢,生死不知。”

 初挽打量著道,試探著道:“沒事,現在世道變了,做什麼都方便了,海外遊子都到了落葉歸根的時候,也許過兩年就回來了。”

 這麼說的時候,初挽卻想起,後來,香港都回歸了,但是自己姑奶奶依然沒見人,也許確實就沒了。

 此事想來,實在淒涼,大好年華的少女也許已經在某個荒郊野嶺成了枯骨,但是破敗的鄉間石屋,她年近百歲的老父親依然在捧著發黃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