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合作想法
“伯爵閣下過獎了,潛艇技術依舊不穩定,無法和強大的戰列艦抗衡,其在海軍中的地位,最多為就起到輔助作用,而在這方面我們東非海軍的實力遠比不上德國。”克林特曼十分謙遜的說道。
對於克林特曼的謙遜態度,提爾皮茨不以為意,畢竟在來東非之前,提爾皮茨就獲悉東非人不像歐洲那樣張揚,當然也不像當前遠東帝國人那樣過度謙卑。
這其實也好理解,在實力不到位的情況下,先低頭做人並不是壞事,想一想在五十年代以前,遠東帝國對洋人的描述其實都是非常輕蔑的。
就算洋務運動,其核心思想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而在遠東帝國“夷”可不是什麼好字。
無視克林特曼刻意自我貶低的話語,提爾皮茨說道:“看來,我們這次到東非來,不僅要加強海軍戰略戰術層面的合作,東非海軍的一些獨門絕技,尤其是在技術方面,兩國也應該達成一些合作。”
在到東非之前,提爾皮茨對東非海軍掌握的一些技術本來是看不上的,畢竟東非海軍脫胎於奧匈帝國海軍,甚至早期軍官都是奧匈帝國海軍人員,其總司令更是斐迪南大公這個前奧地利海軍掌舵。
所以在之前,提爾皮茨認為東非海軍在技術和船舶建造領域可能還比不過奧匈帝國。
實際上這話一點問題也沒有,如今要是說船舶製造業,東非規模雖然已經超過奧匈帝國,但是技術和質量上和奧匈帝國依舊存在差距。
目前奧匈帝國船舶製造業能力其實比歷史上是要強的,畢竟威尼斯在手,給奧匈帝國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前世奧匈帝國能依靠的僅有的裡雅斯特和開發不成熟的達爾馬提亞沿海地區。
當然,在軍工造船業就並非如此了,東非軍工造船業已經完全擺脫了對奧地利的依賴,並且在部分領域超過了奧匈帝國。
主要是兩國海軍在本國的地位和定位有所不同,奧匈帝國不像德國,弗朗茨也不是威廉二世,所以弗朗茨對本國的認知比威廉二世要老練的多。
有一個說法,威廉二世本人之所以推動德國遠洋海軍計劃,就是受到了1897年出席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週年的英國皇家海軍檢閱儀式的刺激,此後大力發展德國海軍,為一戰的爆發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