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間茶館 作品

119、醫師們的事,能叫偷嗎?

 可就在這個時候,太醫署的舊友寫信告訴他,不用再進行瘧疾研究了。

 岱嶽星君大人已經確定瘧疾的誘發因素在於“蚊蟲”,而且有理有據。

 朝廷調動上百位修行者,在泰山郡試行驅蟲處理,預防瘧疾的效果也初見成效。

 在看到這封書信的時候,張季

 舟不覺得欣喜,反而從心底感到了憋屈和遺憾。

 雖然張季舟這人的性格比較高傲,不肯為五斗米折腰,但他絕非聖人。

 他渴望名聲。

 渴望名垂青史,千古流傳。

 誰都明白,攻克瘧疾難關的人必將青史留名,被後世醫者銘記於心。

 而張季舟錯過了這個機會。

 好在張季舟不太喜歡鑽牛角尖,短暫的沉悶期過去,這事也就揭過了。

 只是偶爾想起,才會感嘆兩聲技不如人,運不如人,奈何奈何。

 直到今天。

 ——這家在黑市販賣消息的小店,對他說了這麼兩句話。

 “岱嶽星君在提出這件事之前,去過太醫署,從太醫令烏朋那裡拿到了一份手稿。”

 “據我們查證,那份手稿是烏朋從太醫署附院的一顆柳樹下挖掘而來,而手稿埋藏的時間,是在二十三年前。”

 太醫令烏朋……

 這位和葛桂一樣,同樣是張季舟的徒弟,也同樣是嫡傳。

 將畢生所學盡數傳授的那種嫡傳。

 只是師徒兩人的目標和想法多有分歧,互相看不對眼,關係鬧的很僵。

 所以當張季舟被人彈劾的時候,這位好徒弟

不僅沒幫他說話,還給了他最致命的一刀。

 至於那份手稿,便是張季舟當年研究瘧

 疾的部分結論了。

 太醫署是朝廷重地,張季舟這種被迫離開的“罪人”,在離開前要接受層層盤查,他沒機會將這份手稿帶出去,又不忍心燒燬,就埋在了院中的柳樹底下。

 現在看來,烏朋找出了這份手稿,將它送給了岱嶽星君。

 也就是說……岱嶽星君是基於他的研究,才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

 這算盜竊嗎?

 或許算。

 也或許不算。

 事實上,在張季舟留下的那份手稿中,只有提出的問題和幾個猜想答案,後續還需要進行大量的求實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