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51章 換親二合一
一眨眼, 冬天就來了,進入十一月,北風呼啦啦颳著, 帶來沁涼的低溫。
原本輕薄的秋衫褪下, 換上厚厚的棉衣。
阮家, 阮柔看著自己生了凍瘡的雙手,眉頭緊緊皺起。
她已經儘量不碰冷水,可原主的手習慣了生凍瘡,天一冷,便如舊疾復發,又癢又疼,還醜。
如家中伙食一般, 從阮家人的棉衣厚薄程度, 也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地位。
其中阮父阮母的寶貝兒子平安, 棉衣自然是最厚的, 配上本就肥胖的身材,整個人就如地主家的傻兒子,偏又沒那個命。
接下來自然是阮父阮母,而大娘與三娘兩人棉衣裡塞的棉花差不多,不過因著三娘小几歲,棉衣更小, 倒顯得衣服偏厚。
最慘就是原主, 棉衣裡的棉花不知是誰不要了的舊棉花,已經微微結塊,穿在身上一點都不保暖,要靠這身衣服度過寒冷的冬天,她只想想就心裡發顫。
知道窮人的日子難過, 上一世阮家的條件就夠差,卻也沒真的缺過她什麼,等到後來去了香料鋪,更是沒有窮困的煩惱。
如今麼,想到前幾個月的計劃,她越想越是後悔,阮家這樣的,就該早早離開才對。
冬天到了,日子更艱難,指望自己去鎮上是不可能的,情況似乎一下子就僵持住了。
到了後來,覺得凍得受不了,她只能回屋子裡將自己塞到棉被下,好歹緩和點。
轉機她暫時看不到,只看到了大娘的得意。
鐵家秋天上山的收穫應當還不錯,不僅送來了一隻野雞、一隻野兔,還額外送來了幾張毛茸茸的兔皮,其中兩頂灰色的被大娘做了一雙毛手套,每天都要戴在手上招搖過市。。
另有兩張白色的,被阮母要來給小兒子做了一定兔皮帽子,瞧著就可愛的緊,如果他不是那麼胖的話。
因著這些東西,大娘在家中越發得意,也更覺得自己選擇嫁給鐵家的選擇沒有錯。
阮柔卻不那麼看好。
鐵家父子看樣子也只能打些野雞野兔之類的小獵物,頂天了能打個狍子,至於野豬熊瞎子之類,遇上反倒是要逃命的。
完全看天吃飯的行業,不細細謀劃,反倒大手大腳,過了冬天開春日子還過不過,不過她也不去說那些討嫌的話。
整個十一月都是在煎熬中度過的,後來阮柔尋了個暖和的地方,那就是廚房的灶臺,只要火光亮起,她立馬第一時間湊上去。
如此總算來到了十二月。
大娘與鐵勇的婚期定在了臘月初六,寒風呼嘯。
阮柔心中只有慶幸,大娘嫁出去,一床被子就只兩個人蓋,好歹不至於晚上睡著睡著被子就沒了,也是悽慘。
阮家嫁女,辦的並不如何熱鬧,阮父是獨子,只請了村中幾個關係稍近一些的堂叔,阮母那邊則請了孃家一大家子,其他村人卻是不打算請的。
一兩銀子的聘禮,便連嫁妝都縮水不少,大娘還記得,上輩子她嫁去宋家,爹孃希望她出嫁後還能照看家裡,嫁妝給的大方,足足二兩的聘禮,佔了聘禮的三分之一,不僅有一身新衣,兩隻小櫃子,另有一根銀簪,可謂十分有臉面,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村中小姐妹們羨慕的對象。
然而如今,瞧著寒酸的兩隻小櫃子,大娘只覺得心寒。
“娘,看在鐵勇以後有大出息的份上,嫁妝您再給添點兒吧。”她依舊不死心。
阮母卻不為所動,“夠了,一兩的聘禮,還指望有多少嫁妝,我和你爹養你這麼大,總不能嫁個女兒還倒貼吧。”
阮婆子同樣不滿,“就是,咱老阮家對你還不好啊,當年你娘嫁過來,兩個櫃子都沒,就幾身舊衣服,不也好好的。”
此言一出,阮母的臉色頓時黑如鍋底。
她孃家黃家在大山更深處,窮困不說,對她們這幾個女兒壓根不當回事,恨不得一卷草蓆打發了,還是她當年有心機想著往外走,這才相中了阮家,日子雖說也困難,可比孃家總歸要好些。
頭幾年因著一直生女兒頗不受待見,好在後來終於生下平安,在阮家站穩腳跟。
有了兒子,公婆有些事情也願意交給她,日子這才好過起來,這麼多年過去,她早已忘記了過去的那些困苦,如今被婆婆猛地提起,方才想起那些不堪的過往。
“行了,沒事好好去房裡待著,都要嫁人的姑娘了,自己也多拾掇拾掇。”阮母惱羞成怒,再懶得好好說。
見狀,大娘絲毫不敢再提,灰溜溜走了,只在心底發誓等鐵勇出人頭地,總有他們求她的那一天。
不管願不願意,臘月初六,大娘還是帶著用兩隻櫃子,帶著自己僅有的幾件衣服,坐上鐵家借來的毛驢,就這麼去了鐵家。
原本屬於三姐妹的屋子頓時寬敞起來,三娘如今年紀不大,除了跟平安混一起企圖多蹭點吃喝,倒沒有更多的小心思。
卻說阮家大娘那頭,坐著小毛驢,穿著借來的喜服,就這麼晃盪晃盪去了山腳下。
鐵家的屋子依舊寒酸,只是冬日應該修繕過,起碼不再漏風漏雨。
鐵家是鐵父那一輩從外面來的,在吳山村落地生根,後來買了一個西服,生下鐵勇這個兒子後沒多久就香消玉殞,留下兩父子過火。
鐵父可謂是辛辛苦苦將兒子拉扯大,如今見著兒子成親,亦是激動不已。
沒甚親戚,鐵家的喜宴便也只請了一桌,俱是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輩,也算做個見證。
人不多,伙食卻極好,有雞有魚有兔子,還有紅花花的臘肉,請了村裡慣做喜宴的老師傅,色香味俱全,就連喝的酒也價值不菲,不拘鐵家情況如何,這頓席面辦下來是極有面子的。
吳山村的村長姓宋,算下來還是宋父沒出五福的四堂叔,兩家關係自然與其他人家不同。
而阮家大姑娘與自家侄孫的親事,自然也有有所耳聞,他本來是不想來的,畢竟怎麼說也是欺負了他們宋家人,可鐵家來人,兒子又跟後面勸,宋父也說沒什麼,他這才來了也沒送什麼禮,只帶著十個雞蛋,兩枚銅錢,這般是極生疏村人間的隨禮。
原本輕薄的秋衫褪下, 換上厚厚的棉衣。
阮家, 阮柔看著自己生了凍瘡的雙手,眉頭緊緊皺起。
她已經儘量不碰冷水,可原主的手習慣了生凍瘡,天一冷,便如舊疾復發,又癢又疼,還醜。
如家中伙食一般, 從阮家人的棉衣厚薄程度, 也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地位。
其中阮父阮母的寶貝兒子平安, 棉衣自然是最厚的, 配上本就肥胖的身材,整個人就如地主家的傻兒子,偏又沒那個命。
接下來自然是阮父阮母,而大娘與三娘兩人棉衣裡塞的棉花差不多,不過因著三娘小几歲,棉衣更小, 倒顯得衣服偏厚。
最慘就是原主, 棉衣裡的棉花不知是誰不要了的舊棉花,已經微微結塊,穿在身上一點都不保暖,要靠這身衣服度過寒冷的冬天,她只想想就心裡發顫。
知道窮人的日子難過, 上一世阮家的條件就夠差,卻也沒真的缺過她什麼,等到後來去了香料鋪,更是沒有窮困的煩惱。
如今麼,想到前幾個月的計劃,她越想越是後悔,阮家這樣的,就該早早離開才對。
冬天到了,日子更艱難,指望自己去鎮上是不可能的,情況似乎一下子就僵持住了。
到了後來,覺得凍得受不了,她只能回屋子裡將自己塞到棉被下,好歹緩和點。
轉機她暫時看不到,只看到了大娘的得意。
鐵家秋天上山的收穫應當還不錯,不僅送來了一隻野雞、一隻野兔,還額外送來了幾張毛茸茸的兔皮,其中兩頂灰色的被大娘做了一雙毛手套,每天都要戴在手上招搖過市。。
另有兩張白色的,被阮母要來給小兒子做了一定兔皮帽子,瞧著就可愛的緊,如果他不是那麼胖的話。
因著這些東西,大娘在家中越發得意,也更覺得自己選擇嫁給鐵家的選擇沒有錯。
阮柔卻不那麼看好。
鐵家父子看樣子也只能打些野雞野兔之類的小獵物,頂天了能打個狍子,至於野豬熊瞎子之類,遇上反倒是要逃命的。
完全看天吃飯的行業,不細細謀劃,反倒大手大腳,過了冬天開春日子還過不過,不過她也不去說那些討嫌的話。
整個十一月都是在煎熬中度過的,後來阮柔尋了個暖和的地方,那就是廚房的灶臺,只要火光亮起,她立馬第一時間湊上去。
如此總算來到了十二月。
大娘與鐵勇的婚期定在了臘月初六,寒風呼嘯。
阮柔心中只有慶幸,大娘嫁出去,一床被子就只兩個人蓋,好歹不至於晚上睡著睡著被子就沒了,也是悽慘。
阮家嫁女,辦的並不如何熱鬧,阮父是獨子,只請了村中幾個關係稍近一些的堂叔,阮母那邊則請了孃家一大家子,其他村人卻是不打算請的。
一兩銀子的聘禮,便連嫁妝都縮水不少,大娘還記得,上輩子她嫁去宋家,爹孃希望她出嫁後還能照看家裡,嫁妝給的大方,足足二兩的聘禮,佔了聘禮的三分之一,不僅有一身新衣,兩隻小櫃子,另有一根銀簪,可謂十分有臉面,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村中小姐妹們羨慕的對象。
然而如今,瞧著寒酸的兩隻小櫃子,大娘只覺得心寒。
“娘,看在鐵勇以後有大出息的份上,嫁妝您再給添點兒吧。”她依舊不死心。
阮母卻不為所動,“夠了,一兩的聘禮,還指望有多少嫁妝,我和你爹養你這麼大,總不能嫁個女兒還倒貼吧。”
阮婆子同樣不滿,“就是,咱老阮家對你還不好啊,當年你娘嫁過來,兩個櫃子都沒,就幾身舊衣服,不也好好的。”
此言一出,阮母的臉色頓時黑如鍋底。
她孃家黃家在大山更深處,窮困不說,對她們這幾個女兒壓根不當回事,恨不得一卷草蓆打發了,還是她當年有心機想著往外走,這才相中了阮家,日子雖說也困難,可比孃家總歸要好些。
頭幾年因著一直生女兒頗不受待見,好在後來終於生下平安,在阮家站穩腳跟。
有了兒子,公婆有些事情也願意交給她,日子這才好過起來,這麼多年過去,她早已忘記了過去的那些困苦,如今被婆婆猛地提起,方才想起那些不堪的過往。
“行了,沒事好好去房裡待著,都要嫁人的姑娘了,自己也多拾掇拾掇。”阮母惱羞成怒,再懶得好好說。
見狀,大娘絲毫不敢再提,灰溜溜走了,只在心底發誓等鐵勇出人頭地,總有他們求她的那一天。
不管願不願意,臘月初六,大娘還是帶著用兩隻櫃子,帶著自己僅有的幾件衣服,坐上鐵家借來的毛驢,就這麼去了鐵家。
原本屬於三姐妹的屋子頓時寬敞起來,三娘如今年紀不大,除了跟平安混一起企圖多蹭點吃喝,倒沒有更多的小心思。
卻說阮家大娘那頭,坐著小毛驢,穿著借來的喜服,就這麼晃盪晃盪去了山腳下。
鐵家的屋子依舊寒酸,只是冬日應該修繕過,起碼不再漏風漏雨。
鐵家是鐵父那一輩從外面來的,在吳山村落地生根,後來買了一個西服,生下鐵勇這個兒子後沒多久就香消玉殞,留下兩父子過火。
鐵父可謂是辛辛苦苦將兒子拉扯大,如今見著兒子成親,亦是激動不已。
沒甚親戚,鐵家的喜宴便也只請了一桌,俱是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輩,也算做個見證。
人不多,伙食卻極好,有雞有魚有兔子,還有紅花花的臘肉,請了村裡慣做喜宴的老師傅,色香味俱全,就連喝的酒也價值不菲,不拘鐵家情況如何,這頓席面辦下來是極有面子的。
吳山村的村長姓宋,算下來還是宋父沒出五福的四堂叔,兩家關係自然與其他人家不同。
而阮家大姑娘與自家侄孫的親事,自然也有有所耳聞,他本來是不想來的,畢竟怎麼說也是欺負了他們宋家人,可鐵家來人,兒子又跟後面勸,宋父也說沒什麼,他這才來了也沒送什麼禮,只帶著十個雞蛋,兩枚銅錢,這般是極生疏村人間的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