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上加狂 作品
第90章 第 90 章
在砍了幾根柴草之後,她用面巾裹著臉,抱著柴草……又重新折返回了營地。
回到營帳,她將廚娘的衣服收好。那出去找尋她一圈回來的丫鬟一進帳子時,差點撞到曹佩兒的身上。
“哎呀,夫人,您到哪裡去了,讓我好找。”
丫鬟小心翼翼地看著曹佩兒紅腫的眼兒,知道她應該是哭了一宿,也不知道一會會不會找茬發洩。
可是曹佩兒卻只是死死盯著她,然後一語不發地接過丫鬟手裡的托盤,坐在桌邊大口吃了起來……
再說裘振,並不知被自己冷落的夫人清晨鬧出的么蛾子。他已經帶領叛軍一路起營,終於來到了經州城下。
經州的守軍自然也是嚴陣以待,只等著裘振前來攻城陷陣。
只是這裘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命令人安插了空帳,煞有其事地挖了灶坑,再安排人在營地裡修築工事,造成所有主力都在城下集結的假象。
此時叛軍挑選出的一支千人精銳之師早就朝著野豬嶺的方向進發了。
因為他真正要拿下的地方是以野豬嶺為天險的遷西糧草營。
雖然那糧草營有經州阻隔,又被野豬嶺環繞,可是裘振常年打游擊,對周遭的地形十分熟悉,親自帶領自己的手下大將李新率領精銳部隊,穿過野豬嶺,直達遷西糧草營。
此番他們來火燒糧草營,是做了萬全的準備的。不光準備了硝石藥火,還準備了鋪溝的木板。
就算那糧草營再戒備森嚴,也不過是個後方的營寨。
雖然糧草營有灌了油的火溝,可是他們帶的木板子上都塗抹了石灰泥,不怕火燒,用木板搭在火溝上就能順利過人了。
到時候,衝營的弟兄們身上也披塗了石灰泥的麻袋隔熱,衝過火溝,剩下的高臺只需投擲硝石管子來炸倒。
等進入近身搏鬥的階段,就要看人數的優勢了。
那遷西糧草營的人,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五百人。
這次裘振可是下了血本,不單自己親自前來,還帶著手下得力的大將,所帶的人馬也都是精銳之師,絕對能頃刻之間血洗了糧草營。
至於這野豬嶺,都是叛軍走慣的,雖然此地地形複雜,多分叉,可是他們走起來卻如履平地,行軍很快。
畢竟這裡有部分的兵卒是曹盛帶出來的兵,一個個都是行軍的能手。
只是大軍走到一半時,帶兵的李新隔著山中的霧氣,遠遠看到對面的山巒稀疏之處,似乎重疊了許多的人影。
他看得心裡一驚,連忙揮手叫停了行軍,跟裘振稟明之後,又派探子細細探訪前方的情形。
幾名探子一路奔馳前行。不一會兒,他們又跑了回來,一臉無奈稟報李新:“前方的確是有不少人影,可是小的們湊近了一看,全都是草扎的假人,用木棍子戳著矗立在山路之間嚇唬人。”
李新眯眼琢磨了一下:這應該是大魏的官兵察覺到了野豬嶺有漏洞隱患,才想出的蠢法子。
此處山高林密,不容易派兵把守,於是這些兵卒偷懶,便想出了這樣取巧的法子,多扎些草人矗立在一些險要的道路上,遠遠看上去還挺能唬人的。
這李新也曾跟裘振一起曾經歷過鬼子林的那一場戰役,自然記得遷西糧草營的人有多麼會扎草人。
當初他們就是被韓臨風的草人糊弄,上了大當。
待裘振走到近處時,一看那些草人果然跟鬼子林是一模一樣的編扎工藝,幾把乾草套上軍服,就能糊弄人了!
那個韓臨風是吃了甜頭,愛上了這些糊弄人的招式,居然也不帶換換樣子,真是一招要用到老……
李新嘿嘿冷笑了兩聲,伸手抽刀一下子將路旁的草人劈倒,然後對裘振道:“統領,他這是怕野豬嶺摸上來人,又不夠人守山,就弄出這些花樣子,難道當我們是田地裡的傻鳥,會被草人嚇退?”
裘振看著這些熟悉草人,便想起了鬼子林自己被迫躲在石縫裡的不堪往事,也是冷笑連連,揮手命令繼續前進!
他派出去的探子也在連續劈倒了幾個草人之後,便又往前探了探路,確定並無什麼伏兵。這一路精銳隊伍如同盤踞在密林裡的巨蟒一般,蜿蜒而快速地繼續前行。
當他們順利來到野豬嶺一處叫“王八蓋”的山地時,已經漸漸入夜。
此處顧名思義,地勢平坦,宛如巨大的鱉蓋,是個安營紮寨的好地方。
看來當初來這裡安插草人的那些大魏官兵就是在這裡做手工的,
現在他們人已經撤了,可是地上還散亂著一捆捆乾草,四周是些東倒西歪的草人,還有壘著一個灶坑,看著殘留的油漬,應該是幾天前留下的。
這幾日夜裡寒涼,若是在山裡宿營,可要遭罪了,所以大魏的兵卒只留下了這些草人,至於他們應該早就撤了。
裘振估算著時辰,再往前走,要出了野豬嶺了。
等他們到達遷西糧草營的時候,正好是深夜。
如此疾行突襲,正好可以將睡夢中的遷西兵卒炸得魂飛魄散。
畢竟現在世人的眼光都聚焦在了有趙棟把守的經州,本可以馳援遷西的遷北大營也早已經開拔奔赴了經州。
現在,這個遷西糧草營就是甕中之鱉,只等他帶人烈火烹油,好好煎炸入味。
想到之前的線報說,那茂祥錢莊似乎還往遷西糧草營裡運送了銀車,裘振心裡就一陣激動。
他們這次來,帶不走太多的東西,只能放火燒糧,斷了趙棟的糧草。不過那些銀子,一定要全部帶走。
想到這,他拒絕了部下李新在這裡稍事休整的提議,只讓大隊人馬不要耽擱時間,繼續前行。
因為是偷襲,雖然已經入夜,他們也都沒有點燃篝火,只借著天上的月色前行。
一個兵卒走了一半,有些尿意,便獨自走出隊伍,尋了個僻靜的樹根處好好鬆懈一下。
不過他來的這個地方橫七豎八倒著幾個草人,其中一個正好立在他對面。
那兵卒被尿憋得甚急,只先脫褲子放水。可是伴著嘩啦啦的水聲,他跟面前的草人正好對了眼兒。
此時,月光皎潔,揮灑大地,那兵卒也快要尿完了,可是卻突然渾身打了個激靈——這草人的眼兒……怎麼還會動?
回到營帳,她將廚娘的衣服收好。那出去找尋她一圈回來的丫鬟一進帳子時,差點撞到曹佩兒的身上。
“哎呀,夫人,您到哪裡去了,讓我好找。”
丫鬟小心翼翼地看著曹佩兒紅腫的眼兒,知道她應該是哭了一宿,也不知道一會會不會找茬發洩。
可是曹佩兒卻只是死死盯著她,然後一語不發地接過丫鬟手裡的托盤,坐在桌邊大口吃了起來……
再說裘振,並不知被自己冷落的夫人清晨鬧出的么蛾子。他已經帶領叛軍一路起營,終於來到了經州城下。
經州的守軍自然也是嚴陣以待,只等著裘振前來攻城陷陣。
只是這裘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命令人安插了空帳,煞有其事地挖了灶坑,再安排人在營地裡修築工事,造成所有主力都在城下集結的假象。
此時叛軍挑選出的一支千人精銳之師早就朝著野豬嶺的方向進發了。
因為他真正要拿下的地方是以野豬嶺為天險的遷西糧草營。
雖然那糧草營有經州阻隔,又被野豬嶺環繞,可是裘振常年打游擊,對周遭的地形十分熟悉,親自帶領自己的手下大將李新率領精銳部隊,穿過野豬嶺,直達遷西糧草營。
此番他們來火燒糧草營,是做了萬全的準備的。不光準備了硝石藥火,還準備了鋪溝的木板。
就算那糧草營再戒備森嚴,也不過是個後方的營寨。
雖然糧草營有灌了油的火溝,可是他們帶的木板子上都塗抹了石灰泥,不怕火燒,用木板搭在火溝上就能順利過人了。
到時候,衝營的弟兄們身上也披塗了石灰泥的麻袋隔熱,衝過火溝,剩下的高臺只需投擲硝石管子來炸倒。
等進入近身搏鬥的階段,就要看人數的優勢了。
那遷西糧草營的人,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五百人。
這次裘振可是下了血本,不單自己親自前來,還帶著手下得力的大將,所帶的人馬也都是精銳之師,絕對能頃刻之間血洗了糧草營。
至於這野豬嶺,都是叛軍走慣的,雖然此地地形複雜,多分叉,可是他們走起來卻如履平地,行軍很快。
畢竟這裡有部分的兵卒是曹盛帶出來的兵,一個個都是行軍的能手。
只是大軍走到一半時,帶兵的李新隔著山中的霧氣,遠遠看到對面的山巒稀疏之處,似乎重疊了許多的人影。
他看得心裡一驚,連忙揮手叫停了行軍,跟裘振稟明之後,又派探子細細探訪前方的情形。
幾名探子一路奔馳前行。不一會兒,他們又跑了回來,一臉無奈稟報李新:“前方的確是有不少人影,可是小的們湊近了一看,全都是草扎的假人,用木棍子戳著矗立在山路之間嚇唬人。”
李新眯眼琢磨了一下:這應該是大魏的官兵察覺到了野豬嶺有漏洞隱患,才想出的蠢法子。
此處山高林密,不容易派兵把守,於是這些兵卒偷懶,便想出了這樣取巧的法子,多扎些草人矗立在一些險要的道路上,遠遠看上去還挺能唬人的。
這李新也曾跟裘振一起曾經歷過鬼子林的那一場戰役,自然記得遷西糧草營的人有多麼會扎草人。
當初他們就是被韓臨風的草人糊弄,上了大當。
待裘振走到近處時,一看那些草人果然跟鬼子林是一模一樣的編扎工藝,幾把乾草套上軍服,就能糊弄人了!
那個韓臨風是吃了甜頭,愛上了這些糊弄人的招式,居然也不帶換換樣子,真是一招要用到老……
李新嘿嘿冷笑了兩聲,伸手抽刀一下子將路旁的草人劈倒,然後對裘振道:“統領,他這是怕野豬嶺摸上來人,又不夠人守山,就弄出這些花樣子,難道當我們是田地裡的傻鳥,會被草人嚇退?”
裘振看著這些熟悉草人,便想起了鬼子林自己被迫躲在石縫裡的不堪往事,也是冷笑連連,揮手命令繼續前進!
他派出去的探子也在連續劈倒了幾個草人之後,便又往前探了探路,確定並無什麼伏兵。這一路精銳隊伍如同盤踞在密林裡的巨蟒一般,蜿蜒而快速地繼續前行。
當他們順利來到野豬嶺一處叫“王八蓋”的山地時,已經漸漸入夜。
此處顧名思義,地勢平坦,宛如巨大的鱉蓋,是個安營紮寨的好地方。
看來當初來這裡安插草人的那些大魏官兵就是在這裡做手工的,
現在他們人已經撤了,可是地上還散亂著一捆捆乾草,四周是些東倒西歪的草人,還有壘著一個灶坑,看著殘留的油漬,應該是幾天前留下的。
這幾日夜裡寒涼,若是在山裡宿營,可要遭罪了,所以大魏的兵卒只留下了這些草人,至於他們應該早就撤了。
裘振估算著時辰,再往前走,要出了野豬嶺了。
等他們到達遷西糧草營的時候,正好是深夜。
如此疾行突襲,正好可以將睡夢中的遷西兵卒炸得魂飛魄散。
畢竟現在世人的眼光都聚焦在了有趙棟把守的經州,本可以馳援遷西的遷北大營也早已經開拔奔赴了經州。
現在,這個遷西糧草營就是甕中之鱉,只等他帶人烈火烹油,好好煎炸入味。
想到之前的線報說,那茂祥錢莊似乎還往遷西糧草營裡運送了銀車,裘振心裡就一陣激動。
他們這次來,帶不走太多的東西,只能放火燒糧,斷了趙棟的糧草。不過那些銀子,一定要全部帶走。
想到這,他拒絕了部下李新在這裡稍事休整的提議,只讓大隊人馬不要耽擱時間,繼續前行。
因為是偷襲,雖然已經入夜,他們也都沒有點燃篝火,只借著天上的月色前行。
一個兵卒走了一半,有些尿意,便獨自走出隊伍,尋了個僻靜的樹根處好好鬆懈一下。
不過他來的這個地方橫七豎八倒著幾個草人,其中一個正好立在他對面。
那兵卒被尿憋得甚急,只先脫褲子放水。可是伴著嘩啦啦的水聲,他跟面前的草人正好對了眼兒。
此時,月光皎潔,揮灑大地,那兵卒也快要尿完了,可是卻突然渾身打了個激靈——這草人的眼兒……怎麼還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