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一十一 作品

第287章 仙道貴己,旁門之祖,盜取仙途

    “自輕自賤,如何求道?”錢晨開口道。

    錢晨拿出一根祈神香來,遞給小魚,小魚顫抖的接過那一柱香,他背上的小鬼這一刻溫順無比,貪婪的盯著這根香火。小魚以命火點燃此香,他背上的小鬼在縷縷香氣之中,恍然化為猙獰鬼王,化為明王菩薩,神威怒目,舉手抬足之間,有無窮神通。

    冥冥中,有宏大的聲音問他道:“汝有何願?”

    小魚想要請它救救自己的兄弟,想要點燃此香,供奉背上的小鬼,讓其修成鬼王,達到師父留下典籍中所說的神祝境界,擁有結丹法力,能與結丹老怪平分秋色。

    這一刻,他手中的祈神香,彷彿真有如此的威能。

    當然有……錢晨心中非常平靜,他這次拿的可不是邊角料,而是貨真價實的上品祈神香,此香一出,神佛響應,迴盪在小魚身邊的可不是幻音。

    而是真的諸神佛的許願。

    什麼邪神荒神,妖神正神,都垂念而來。

    除了三品以上的神祇,不貪這點香火,這一縷仙氣,不知引來了多少牛鬼蛇神。

    拿出珍貴萬分的祈神香,並非小魚的命格有多了不起,也不是因為此人值得他點化,只是秉持本心和太上道的理念,對求神拜佛的不屑而已。

    太上開創玄門,錢晨雖然未能親眼所見,但他能感覺到那種仙道貴己,自強不息的理念,也是錢晨無論本心還是魔念都秉持的道理。

    所以,做這種事,他很樂意。

    大殿之外,銅佛與無數白骨比丘,唸誦經文,大殿之內,錢晨出手,叩問一位無名小輩的自我……小魚端著那一炷香,正心誠意,行玄門焚香之禮。

    燃香不求神佛,只為明心見性,叩問大道,叩問自己。

    這一刻,小魚背上的小鬼哀嚎一聲,目光瞬間血紅,瘋狂的反噬小魚,他的全身精氣都往背上小鬼口中而去,在祖師留書所言最危險的陰靈反噬的危險下,小魚拋卻了祖師遺留,各種尋找血食,焚香安撫的辦法。

    只是一叩首,對天地撫育,二叩首,見大道在前……

    三叩首,明心見性,破諸神佛。

    虛空中,無數神佛突然沉默,有無數包含惡意的目光,無數邪神的惡毒詛咒,無數神佛的輕蔑冷笑,迴盪在小魚的耳邊。

    錢晨只是冷冷道:“滾!”

    這些惡意的眼神便瞬間狼奔豕突,做鳥獸散。

    小魚心中一尊神祇赫然顯現,便是他自己,那半根祈神香為其點神築基,點化了心中之神,這一刻,他才感覺到那源於自己,由心而生的法力。

    心中之神持劍而起,隨著小魚面色一冷,他背上小鬼,瞬間被斬殺,煙消雲散。

    那種無所不能,無願不應的感覺消失了。

    此時,真正把握了自己,修成了法力的小魚,求倏然淚下。無所不能的是虛幻的神,明心見性後,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能,縱然有祈神香在前,縱然以心中之神駕驅香道,他也知道,自己救不了大個。

    明心見性,方能知道自己有所不能。

    小魚拼盡全力,在大個的屍體眉心一點:“如我為神,當庇佑你脫離苦海!”

    能讓他破除陰靈,重新築基的心中之神迅速成長的沛然願力,被他庇佑了大個的神魂。祈神香的奇特願力,在大個的眉心開闢一片微弱的神土,護其神魂,令其從屍氣迷惑中轉醒。

    “小魚!”大個茫然開口道。

    “大個子!”小魚十分疲憊,但依然振奮道。

    “老道!”大個子微微轉頭。

    山羊鬍微微點頭,如一位慈祥長者。

    青牛不知什麼時候,悄悄來到錢晨身邊,低聲道:“這一炷香,很不簡單啊!應該不是你自己煉的吧!上品祈神香,老牛我平生也就見過三支,無一不是世間至寶,你竟然捨得用在這小子身上?”

    錢晨抓住了青牛的板角,笑道:“想要嗎?香就是丹,我們太上道,世間什麼丹藥煉不出來,還在乎區區一炷香?”

    青牛冷笑:“你要能煉出這種品質的香,早就是一派之主,或是道門資深的長老、太上長老了!小子,就算是你兜率宮的真傳弟子,拿出這麼一根香,也是大出血了吧!”

    它對小魚抬頭示意道:“這小子雖然填補了築基上的隱患,但心性太過重情重義,並非修道的良才。但卻有一絲旁門祖師的氣運,莫非太上道又想點化旁門,傳道九流?”

    “世間求神拜佛的修士太多了,傳下一支不外求的道統,點化幾個值得點化的人,不也是一件妙事?”錢晨輕鬆道:“許多事情,並非有什麼圖謀,只是想做而已!”

    “大氣!”青牛抬起牛角,座右看了看,小聲道:“你還有沒有……”

    “什麼?”

    “那種品質的香?”

    “你想幹什麼,轉修神道?”錢晨托腮看著青牛道。

    “老牛我已經修成長生了,不稀罕什麼神道的,我就想問一下,求一求青龍祖神,問問世間還有沒有那種……”

    “那種什麼?”

    “那種有潛力的道門真傳,就是那種,很少見的那種……有道君之姿的良才美質。”老牛臉一紅,低聲道:“不怕你笑話,老牛我以前也不大成器,後來跟了陶家的先祖,受他提攜,才走到今天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