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睽睽 作品

第143章 血觀音36

    是的吧。

    她禁不住抬手,用手背碰了碰自己微熱的臉頰。

    --

    晏傾想徐清圓大約是累了,想與他放鬆一會兒。所以她才要與他一起去外面買糕點,再一路沿街閒逛,慢悠悠回客棧。

    這些日子,確實發生了太多事。

    二人取完糕點,返回客棧的路上,夜色漸濃,燈火初上。甘州夜間風大,冷徹,不像長安夜裡那樣繁華。他們沿著人流稀少的街頭行走,月在高天,空氣靜寧。

    廣袤蒼天下,頗有一種人與天地隔離的孤寂感。但這種孤寂,因為有身邊人陪伴,便顯得溫馨。

    他們看到街頭收攤小販那裡,還有許多玉石觀音像。很奇怪,玉石觀音像在甘州應當賣的最好,這家攤販怎麼到了收攤,仍賣不出去?

    是否是韋浮這幾日的嚴查,影響到了百姓的生活?

    二人對視一眼,徐清圓雖然千般萬般不願晏傾再操心此事,但她自己是十萬分地上心。她只好與晏傾一同到小攤前,向小販打聽賣不出去的原因。

    小販奇怪地看他們一眼:“馬上就能見到最靈驗的聖母觀音了,誰還會多買幾個玉石像回去佔地方?這種小像就是有法力,肯定也比不上觀音堂真正加持的。反正我明天開始,我也不賣這玉石觀音像了,還是做點別的生意賺錢。”

    徐清圓:“什麼叫‘見到最靈驗的聖母觀音’呢?”

    小販看二人皆是神仙一樣的好看人物,便耐心解釋:“你們難道沒有信奉聖母觀音嗎,連這個都不知道?觀音堂說了,今年初雪時會帶大家登玉延山,拜那已經雕刻了一半的聖母觀音。那可是用整座山來雕出來的石像啊,觀音堂說可靈驗了!大家都去拜一拜……哎這還得搶位置呢,聽說信仰越誠的,就越能登山登得早。聽著都羨慕。”

    小販懊惱:“都怪我平時供奉聖母觀音沒那麼勤快,這種好事,我只能跟在後頭了。”

    徐清圓和晏傾心中皆是一咯噔。

    晏傾揉額頭,覺得頭痛:“信仰是否虔誠,你們是如何判斷的?”

    小販天真道:“就天天拜啊!天天拜肯定虔誠啊……你們不是本地人,這都不知道?你們該不會是官府人,要欺負觀音堂吧?”

    看這小販開始生出警惕,開始仇視他們,徐清圓連忙否認:“怎會,我們也信聖母觀音。只是這兩日我與夫君生了病,沒有出屋子,才不知道觀音堂改了朝拜時間……”

    小販警惕地什麼都不說了。

    晏傾和徐清圓知道他們不信任官府,心中只有聖母觀音和觀音堂,對案子進展恐怕有阻礙。二人臨走前,晏傾追問一句:“甘州百姓,都會去朝拜,對不對?”

    小販:“你說呢?誰不信聖母觀音啊。”

    晏傾和徐清圓互相看一眼,心事重重地離開小攤。

    到離那小攤遠了,晏傾才低聲:“觀音堂突兀地改了朝拜時間,實在不對勁。我記得李固李將軍說過,他們原定時間是明年年初,待玉延山上的聖母觀音像徹底雕刻好了,才會讓人去朝拜。而今山石像只雕了一半,就讓人去……”

    徐清圓輕聲:“我們的行動,打亂了他們原本的計劃。某方面來說,這是一件好事,說明我們走在接近真相的正確道路上。問題是……我們雖不知道觀音堂要做什麼,但是他們做的事,我們都應該極力阻止。然而甘州百姓信奉觀音堂,遠遠超過官府。連李將軍都不敢和觀音堂對著來,我們能怎麼辦?”

    晏傾沉默片刻。

    他最後道:“若實在勸不動,只能用武力鎮壓了。”

    徐清圓沒吭氣。

    她心中想的則是,武力鎮壓百姓,人手恐怕遠遠不夠。即使求助李固……那位李將軍,和他們是不是一條心呢?

    徐清圓笑:“好不容易出來散心,就不要想這些事了……咦,哥哥,那邊好像有人在講故事、說書,我們去看看。”

    她急於不去想觀音案,看到前方有人圍著一說書攤,便拉著晏傾過去。

    稀稀拉拉的百姓圍著巷角一條長桌,說書先生拿著驚堂木坐在桌後,隔著距離聽不清說書先生說些什麼,只模糊聽到聲音抑揚頓挫,看到那先生情緒飽滿。

    雖沒幾個人聽,說書先生一見舊褂子在寒風中獵獵發抖,他仍說得認真。

    徐清圓輕輕一嘆,想世間百姓活得都十分不易。她低頭取荷包,拿幾枚銅板要丟給那說書先生,冷不丁心裡一咯噔,扭頭和晏傾開玩笑:“甘州這地方能有什麼好故事,這先生不會又要講聖母觀音如何如何慈悲,聖母觀音和那西域維摩詰如何辯經吧?

    “這樣的故事聽得太多,我耳朵都要起繭了。”

    晏傾沒回答她,清黑的眸子落在那說書先生身上。在晏傾專注地看著時,徐清圓聽到了從說書先生口中迸出的“太子羨”三個字。

    徐清圓慢慢站直,依偎在晏傾身邊。她仍覺得冷,輕輕握住他冰涼的手。他低頭看她一眼,對她笑一笑,溫柔地握緊袖下的女子柔荑。

    說書先生講的這個故事,在其他地方常常聽到,在甘州這樣的地方,晏傾和徐清圓倒是第一次碰到。

    他說的是太子羨當年前來甘州,帶領將士和百姓與南蠻開戰,最終身葬甘州、戰亂平息那段故事。

    這是一段英雄傳奇的故事。

    只是甘州百姓不太喜歡聽這樣的故事——因為戰禍發生在甘州,時間不過過去了六七年,誰家中沒有幾個死在戰亂中的人?

    甘州百姓不喜歡歌頌太子羨,他們更喜歡歌頌在戰亂中救苦救難的聖母觀音,以及幫助百姓接濟百姓的觀音堂。

    太子羨確實悶死棺槨,可他是太子,這是他應該做的。他平息戰火,恰恰說明了南蠻本來針對的就是他——只要太子羨死,南蠻就退兵。

    南蠻誠實地退了兵,家中死過人的甘州百姓,便少不得會想:如果太子羨死得更早一些,戰爭是不是就不會爆發,自己的親人是不是就不會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