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八章 借船出海
一片粉紅色的花瓣在風中翩翩飛過,穿越河岸上低垂的柳葉,輕輕落入流淌的秦淮河中,泛起一片小小的漣漪,隨著河水緩緩流去。
“裙腰芳草拒長堤,南浦年年怨別離。
水送橫波山斂翠,一如桃葉渡江時。”
方以智吟誦完畢,收回斜指的摺扇,龐雨誇張的讚歎了一聲。
龐雨四人從太湖到石臼湖,再從觀音河入秦淮,一路平穩的到了南京,確實比在長江上放心,到南京住下後,按約定去見了方以智,今日離開方家時,正好方以智要出門定社集場所,也在龐雨客棧附近,便一起來到桃葉渡。
同行的還有方以智的妹夫孫臨,龐班頭同樣是一襲合身的青衿,腰上插著一把摺扇,頭上扎著方巾,只是頭髮有些短,髮髻顯得很小,外表斯斯文文的,孫臨則一聲黑色勁裝,腰上則掛了一把腰刀。
三人走在一起,龐雨比孫臨更像一個文士。
旁邊的秦淮河水清澈淨透,河邊曲靖蜿蜒,四月的桃花花瓣隨風飛揚,將青色的石板路點綴出片片粉紅。
龐雨聽了方以智的話,不由恍然道,“原來是因為桃樹多,那為啥不叫桃花渡更有意境。”
另一邊的孫臨乾咳一聲,方以智有些尷尬,連忙解釋道,“東晉時的王獻之有一小妾名叫桃葉,這小妾經常往返秦淮河渡口,王獻之每次都在這渡口接送,寫下了三首桃葉歌,這渡口從此得名桃葉渡。
因為有桃葉此名,後來者才多有在此種桃樹,卻不是因桃樹多才叫桃葉渡。”
“原來如此。”
龐雨探頭看了一下那邊的孫臨,這位改字武公的妹夫也正在看他,那表情頗為怪異,似乎對龐雨的文化程度十分懷疑。
桃葉渡的典故,南都士子都知道的,龐雨一開口鬧了笑話,在孫臨這種文化人看來,至少是一千點的暴擊,不過龐雨表情輕鬆,似乎不當回事。
方以智見龐雨不以為意,寬厚的岔開話題道,“龐班頭仗劍平賊,這些尋常典故,也不需知道那許多。”
“其實我也有個文人的夢想。”
龐雨絲毫不心虛的道,“聽聞復社以興復古學為己任,在下深表贊同,只是確實才學所限,入不了復社,但不妨礙在下心嚮往之。”
孫臨忍不住道,“龐班頭正當華年,又識文斷字,若是心嚮往之,自當知行合一。
從典籍啟蒙,即便不入科舉,也可正人心固根本,與仗劍平賊不相牴觸。”
龐雨隔著方以智,恭敬的拱手道,“謝過武公教誨,在下回去一定潛心讀書,他日有所成就,都是拜武公兄今日指點。”
孫臨一愣,他沒想到龐雨這麼上道,聽起來就像是敷衍的假話。
方以智笑笑道,“龐班頭既嚮往復社,為何要匆忙離開,連兩日都等不得,錯過了此次社集。”
“在下在巡撫衙門聽說,流寇流竄湖廣,又有東進安慶的跡象,實不相瞞,桐城防務由在下一手安排,實在不敢再停留。”
方以智和孫臨都倒吸一口涼氣,流寇才走了不久,怎麼又要來了。
雖然隔著大江,但流寇上次到江北時,南京等地仍是一日數驚。
“裙腰芳草拒長堤,南浦年年怨別離。
水送橫波山斂翠,一如桃葉渡江時。”
方以智吟誦完畢,收回斜指的摺扇,龐雨誇張的讚歎了一聲。
龐雨四人從太湖到石臼湖,再從觀音河入秦淮,一路平穩的到了南京,確實比在長江上放心,到南京住下後,按約定去見了方以智,今日離開方家時,正好方以智要出門定社集場所,也在龐雨客棧附近,便一起來到桃葉渡。
同行的還有方以智的妹夫孫臨,龐班頭同樣是一襲合身的青衿,腰上插著一把摺扇,頭上扎著方巾,只是頭髮有些短,髮髻顯得很小,外表斯斯文文的,孫臨則一聲黑色勁裝,腰上則掛了一把腰刀。
三人走在一起,龐雨比孫臨更像一個文士。
旁邊的秦淮河水清澈淨透,河邊曲靖蜿蜒,四月的桃花花瓣隨風飛揚,將青色的石板路點綴出片片粉紅。
龐雨聽了方以智的話,不由恍然道,“原來是因為桃樹多,那為啥不叫桃花渡更有意境。”
另一邊的孫臨乾咳一聲,方以智有些尷尬,連忙解釋道,“東晉時的王獻之有一小妾名叫桃葉,這小妾經常往返秦淮河渡口,王獻之每次都在這渡口接送,寫下了三首桃葉歌,這渡口從此得名桃葉渡。
因為有桃葉此名,後來者才多有在此種桃樹,卻不是因桃樹多才叫桃葉渡。”
“原來如此。”
龐雨探頭看了一下那邊的孫臨,這位改字武公的妹夫也正在看他,那表情頗為怪異,似乎對龐雨的文化程度十分懷疑。
桃葉渡的典故,南都士子都知道的,龐雨一開口鬧了笑話,在孫臨這種文化人看來,至少是一千點的暴擊,不過龐雨表情輕鬆,似乎不當回事。
方以智見龐雨不以為意,寬厚的岔開話題道,“龐班頭仗劍平賊,這些尋常典故,也不需知道那許多。”
“其實我也有個文人的夢想。”
龐雨絲毫不心虛的道,“聽聞復社以興復古學為己任,在下深表贊同,只是確實才學所限,入不了復社,但不妨礙在下心嚮往之。”
孫臨忍不住道,“龐班頭正當華年,又識文斷字,若是心嚮往之,自當知行合一。
從典籍啟蒙,即便不入科舉,也可正人心固根本,與仗劍平賊不相牴觸。”
龐雨隔著方以智,恭敬的拱手道,“謝過武公教誨,在下回去一定潛心讀書,他日有所成就,都是拜武公兄今日指點。”
孫臨一愣,他沒想到龐雨這麼上道,聽起來就像是敷衍的假話。
方以智笑笑道,“龐班頭既嚮往復社,為何要匆忙離開,連兩日都等不得,錯過了此次社集。”
“在下在巡撫衙門聽說,流寇流竄湖廣,又有東進安慶的跡象,實不相瞞,桐城防務由在下一手安排,實在不敢再停留。”
方以智和孫臨都倒吸一口涼氣,流寇才走了不久,怎麼又要來了。
雖然隔著大江,但流寇上次到江北時,南京等地仍是一日數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