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 作品
第四十七章 自縛
活十分留戀,現在只希望谷小武能躲過明日鄉紳的剿殺。
龐雨在大殿和偏殿中轉了一圈,銀箱都還在,粗粗數過人數後發現只有二十人左右,而且都是些青皮喇唬,
平日裡便是油滑狡詐之輩,雖然他們如今都有兵器,穿城行香頗有聲勢,但龐雨從不認為他們真的能搏殺,
最主要是他們缺乏一股悍勇之氣。
這些亂民中真有戰力的,便是黃文鼎和汪國華各自糾集的一小部分,其中確有強壯兇悍之人,又會使用兵器
,是亂民的主心骨,亂民的膽氣都靠這些人支撐,但實際各自不過七八人而已。
龐雨心中有了些底氣,此時群賊開始擺放桌椅、架設火把,準備在殿中飲酒。
正要去幫忙搬酒,突然看到汪國華的面孔出現在大殿後門處,身後跟著他心腹的幾名兇悍之徒。
龐雨的心瞬間往谷底落去。
……
鳳儀裡方家大宅,方孔炤在書房中來回走動,這個書房已經是此次平亂的指揮中樞,重要性遠遠超過桐城縣
衙。
方孔炤雖經歷過官場浮沉,但這樣平亂殺伐卻是頭一遭。從收到黃文鼎下山的消息之後,方孔炤便一直處於
亢奮之中,也就談不上好好休息。只能在書房中值守,等待各處傳來的消息。
方仲嘉進了書房低聲道,“大哥,沒查到黃文鼎在哪裡過夜,恐怕只能等他明早在五印寺彙集之時再突襲他
。另有一事…”
雖然消息不如人意,但方孔炤定力頗足,平靜的低聲回道,“何事?”
“汪國華未曾下山。”
方孔炤眉頭馬上緊皺起來,在他們計劃的過程中,從未考慮到會發生此種情形。因為汪國華從來便和黃文鼎
不離左右。
而對於方孔炤來說,汪國華比黃文鼎這個盟主更重要。
方孔炤緩緩站起問道,“汪國華今日有否與你聯絡?”
“沒有,我想著,汪國華心思狡黠,他必能猜到張秉成抓張孺一事有蹊蹺。但他並未阻止黃文鼎下山,自己
又沒跟來,我覺著恐怕他是要動銀子的主意。”
“他動銀子的主意,卻未必是要投降,甚有可能吞沒髒銀,潛逃外鄉。”方孔炤沉吟道,“蔣臣從王公弼那裡
聽到的,操江提督馬世名已經將桐城民變上報皇上,裡面把黃文鼎、汪國華、張孺的名字都寫得一清二楚。
”
方仲嘉神情凝重,“那便是說汪國華可以招安,可以被殺,卻絕不可以無聲無息不知下落。”
方孔炤嘆口氣,“此人有勇有謀,值此天下板蕩之際,我也是為國惜才,想著有朝一日本官復起,能用他為
吾皇效力,未曾想成如此局面。”
“可別人不做此想,眼下汪國華這名字已上達天聽,若是他劫了銀子就此消失不見,大哥復起之後,一旦被
人揪住此點,彈劾你曾襄助此人,釀成大亂之後又不知所蹤,便會引起百般猜疑。”
方孔炤微微眯著眼睛肯定的道,“為官最怕的,便是在皇上心中留下猜疑。”
方仲嘉思忖片刻後靠近道,“雲際寺中只留下二十餘亂民,除汪國華幾名心腹外,其餘皆烏合之眾,我可帶
我那七名家丁,再加府中數名健僕,乘夜偷襲雲際寺,先取了汪國華的人頭。”
方孔炤沒有回答,在屋中輕輕踱步,似乎頗難抉擇,此次平亂的最大優勢,是黃文鼎一夥不知道鄉紳招募了
數十名打行,所以他們毫無戒備之心。
黃文鼎甚至解散大部分手下,讓他們各自在四鄉召集人手,明日早上才匯合。此時的亂民完全沒有組織度,
猶如一盤散沙,正是平亂的最佳時刻。
可惜如此良機,卻沒有找到黃文鼎過夜的地方,而汪國華又留在了雲際寺,讓方孔炤左右為難,他既不能放
跑汪國華,又擔心先殺汪國華會驚動黃文鼎一夥,影響了平亂的大局。
“今日黃文鼎才下山,池州兵行動遲緩,怎也要等到明日才會到達,就怕汪國華乘隙劫銀而逃。”方仲嘉繼續
勸說道,“即便不論劫銀潛逃,若明日黃文鼎敗亡,汪國華得了消息先一步逃竄,一旦離了桐城,再要尋到
他的行蹤,便千難萬難。”
方孔炤知道方仲嘉說的有理,汪國華決不能放走,當然他也理解方仲嘉對幾萬兩銀子的企圖。
龐雨在大殿和偏殿中轉了一圈,銀箱都還在,粗粗數過人數後發現只有二十人左右,而且都是些青皮喇唬,
平日裡便是油滑狡詐之輩,雖然他們如今都有兵器,穿城行香頗有聲勢,但龐雨從不認為他們真的能搏殺,
最主要是他們缺乏一股悍勇之氣。
這些亂民中真有戰力的,便是黃文鼎和汪國華各自糾集的一小部分,其中確有強壯兇悍之人,又會使用兵器
,是亂民的主心骨,亂民的膽氣都靠這些人支撐,但實際各自不過七八人而已。
龐雨心中有了些底氣,此時群賊開始擺放桌椅、架設火把,準備在殿中飲酒。
正要去幫忙搬酒,突然看到汪國華的面孔出現在大殿後門處,身後跟著他心腹的幾名兇悍之徒。
龐雨的心瞬間往谷底落去。
……
鳳儀裡方家大宅,方孔炤在書房中來回走動,這個書房已經是此次平亂的指揮中樞,重要性遠遠超過桐城縣
衙。
方孔炤雖經歷過官場浮沉,但這樣平亂殺伐卻是頭一遭。從收到黃文鼎下山的消息之後,方孔炤便一直處於
亢奮之中,也就談不上好好休息。只能在書房中值守,等待各處傳來的消息。
方仲嘉進了書房低聲道,“大哥,沒查到黃文鼎在哪裡過夜,恐怕只能等他明早在五印寺彙集之時再突襲他
。另有一事…”
雖然消息不如人意,但方孔炤定力頗足,平靜的低聲回道,“何事?”
“汪國華未曾下山。”
方孔炤眉頭馬上緊皺起來,在他們計劃的過程中,從未考慮到會發生此種情形。因為汪國華從來便和黃文鼎
不離左右。
而對於方孔炤來說,汪國華比黃文鼎這個盟主更重要。
方孔炤緩緩站起問道,“汪國華今日有否與你聯絡?”
“沒有,我想著,汪國華心思狡黠,他必能猜到張秉成抓張孺一事有蹊蹺。但他並未阻止黃文鼎下山,自己
又沒跟來,我覺著恐怕他是要動銀子的主意。”
“他動銀子的主意,卻未必是要投降,甚有可能吞沒髒銀,潛逃外鄉。”方孔炤沉吟道,“蔣臣從王公弼那裡
聽到的,操江提督馬世名已經將桐城民變上報皇上,裡面把黃文鼎、汪國華、張孺的名字都寫得一清二楚。
”
方仲嘉神情凝重,“那便是說汪國華可以招安,可以被殺,卻絕不可以無聲無息不知下落。”
方孔炤嘆口氣,“此人有勇有謀,值此天下板蕩之際,我也是為國惜才,想著有朝一日本官復起,能用他為
吾皇效力,未曾想成如此局面。”
“可別人不做此想,眼下汪國華這名字已上達天聽,若是他劫了銀子就此消失不見,大哥復起之後,一旦被
人揪住此點,彈劾你曾襄助此人,釀成大亂之後又不知所蹤,便會引起百般猜疑。”
方孔炤微微眯著眼睛肯定的道,“為官最怕的,便是在皇上心中留下猜疑。”
方仲嘉思忖片刻後靠近道,“雲際寺中只留下二十餘亂民,除汪國華幾名心腹外,其餘皆烏合之眾,我可帶
我那七名家丁,再加府中數名健僕,乘夜偷襲雲際寺,先取了汪國華的人頭。”
方孔炤沒有回答,在屋中輕輕踱步,似乎頗難抉擇,此次平亂的最大優勢,是黃文鼎一夥不知道鄉紳招募了
數十名打行,所以他們毫無戒備之心。
黃文鼎甚至解散大部分手下,讓他們各自在四鄉召集人手,明日早上才匯合。此時的亂民完全沒有組織度,
猶如一盤散沙,正是平亂的最佳時刻。
可惜如此良機,卻沒有找到黃文鼎過夜的地方,而汪國華又留在了雲際寺,讓方孔炤左右為難,他既不能放
跑汪國華,又擔心先殺汪國華會驚動黃文鼎一夥,影響了平亂的大局。
“今日黃文鼎才下山,池州兵行動遲緩,怎也要等到明日才會到達,就怕汪國華乘隙劫銀而逃。”方仲嘉繼續
勸說道,“即便不論劫銀潛逃,若明日黃文鼎敗亡,汪國華得了消息先一步逃竄,一旦離了桐城,再要尋到
他的行蹤,便千難萬難。”
方孔炤知道方仲嘉說的有理,汪國華決不能放走,當然他也理解方仲嘉對幾萬兩銀子的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