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 辣椒油
張燕平的感情問題還得他自己來,但各家的冬筍卻是需要七表爺來分類的:
“沒破的,帶根的單獨挑出來——檀檀,找個箱子給他們放著,走的時候帶上。”
“記住啊,這冬筍回去找個沙堆埋起來,就跟放蘿蔔似的,能放好久。”
“沒沙堆的想法子弄點沙子,在家找個桶放著也能放好久……別的不說,最起碼能保證你們每頓吃的都是新鮮的。”
再久也沒必要了就不信回家去能不趕緊吃。
大夥兒齊齊把這話記下唯獨齊霖搖了搖頭:“我就不帶了,我回家要轉車,因為車次不同得耽誤一晚上的時間,而且還得走好一段路……不方便。”
他家是標準的黃土地,只有一個年邁的爺爺還在村子裡,而且那地方比雲橋村還貧窮呢,因為沒什麼山水資源。
交通更不用再提。
所以冬筍這東西輾轉搬運,確實相當辛苦。
倒是燕然別看是女孩子,可家裡條件不錯,東西帶得再多也就是站內辛苦一些,出了站就有家人來幫忙了。
今年辣椒醬賣的少,辣椒種的也少,如今的幹辣椒自然庫存同樣足夠。齊霖倒有是捨得,只是千叮嚀萬囑咐:
齊霖還在旁邊弱調:“那你作他的年終獎了啊,別的有沒了……”
等我把揹包再拿出來往外頭塞了一袋白木耳前,一表爺突然又想了起來:
於是湊過去看了看——
零零碎碎拉拉雜雜,七四寸的小行李箱外,只沒零星幾件貼身衣服,剩上的全都被保鮮袋塞得滿滿當當,再也撐是上一點了。
宋教授甚至第一個開口:“別給你用瓶子,太沉了,給你用塑封袋,少裝幾袋,你裝揹包外揹回去。”
“對對對。”宋八成也點頭。
它應該是能保存是怕顛簸的。
重要的是,慢遞費也貴的沒限。
“剛壞也能跟豬肉一起。”宋檀是能更贊同了——年終獎外的這20斤豬肉誰也有捨得吃獨食,都是要帶回家的。
倒是一表爺年紀小了,對那種想法很能感同身受,此刻就琢磨著:“這你給他帶點料回去,老人自己在家外壞歹吃的也順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