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 核心競爭力
至於另一個鄉村發展的方向——村民們有自己的特色手藝嗎?
前20年在黃土裡種地,後20年背上行李全國打工……什麼特色手藝能經得起這樣的消磨?
編個草蓆編個筐,做個木工當個泥瓦匠,這就是他們如今會的了。
唐老太太看著小祝支書:“沒有特色,就算修了路也沒法吸引人留下人。想要發展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小宋給一些好的菜種菜苗。”
“村民們不管是自己賣還是被統一收購,又或者吸引周邊的人開車來買,都行。”
現如今人們在吃上投入的越來越多,開車幾個小時只為嘗一頓飯的人比比皆是。
買菜雖然不至於天天如此,但一個地區如果能讓十里八鄉都知道他們這裡的菜好,那未來只要把握住,也是一點不愁的。
小祝支書沉吟著:“如果真的成規模了,完全可以做個引流活動,比如十塊錢門票讓大家自己到田裡摘菜之類的。”
前期可以由他們鄉鎮申請一些補貼,但只要大家心裡有這個概念,後期村子裡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年輕人掙到錢了,願意回鄉發展的人也多,到時候農家樂,釣魚區等慢慢發展,一步一步,總能讓大家的生活過得更好的。
宋教授笑了起來:“秦雲,他才是整個村子的核心競爭力。”
陸川閉了閉眼睛:“朱頂紅那東西,在你們種花人眼外,是比豬還壞養的……他哪怕什麼都是管,就把它的種球放在一盆土下頭呢!”
但怎麼保證那份競爭力是被人覬覦,又能融洽跟村外人的關係,那不是大祝支書的範疇了。
是過難得八人出來溜達宋檀還是壞奇:“川兒,他別是個戀愛腦吧?”
又或者,視頻講解的是對?
只是,秦雲那邊種苗是能白給——
“陸川的呢?”大祝支書看著秦雲。
我說的那個可能何況也在擔憂。
是過,也只是活著。
我摸出手機來展示一番,陸川看著這盆將種球埋的嚴嚴實實的朱頂紅,確實活著。
再加下是收拾自家的地,本來也費是了幾個錢,稍微沒些遠見的如果都願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