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 出書
聽了唐老師這番話,饒是沒聽太明白,大夥兒都一副精神一震目露期待的模樣——瞧瞧烏蘭,臉頰都激動紅了!
對啊!以一己之力帶動本地發展,說出去他們名聲多響亮啊!多好聽啊!
別覺得烏蘭俗他們是鄉土長大的人,誰不想在十里八鄉有個頂好的名聲呢?
只有宋檀神色幽怨:“別畫大餅。先讓小祝支書說說,我那草場兩邊的山什麼時候能談下來?”
啊這,啊這……小祝支書正色道:“在談了在談了!但那兩邊有人傢俬人的地方,咱們儘量是做到都滿意,省的人家以後來使壞。”
“不可能都滿意的。”
宋檀實話實說:“我家東西的價格保不了密,別看那荒山全是石頭,在他們手裡連根草都懶得長。可就算我1000塊錢一畝,等我掙了錢他們還是會不滿意。”
“是啊。”小祝支書也明白,此刻正色道:“所以才耽擱的久了點,但你放心,年底一定能籤合同。”
她勸道:“你生意做的大,咱們在細節方面就越要無人指摘……等宋老師的幾個學生來了,我還打算請他們航拍一下做個記錄呢。”
不管是開發前後的對比,還是現如今合同的備份證據,都得面面俱到才是。
然而宋檀油鹽不進:“聯動直播的好處我覺得沒那麼大……我在家鄉辦農場,給本地居民提供了工作崗位,這難道就不是帶動發展了?”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唐奶奶正色道:“宋檀啊,你覺得農村的地值不值錢?”
不能買賣,從某方面來說這是根,很值錢。
但這根上種出的東西不掙錢,天時不好還要倒貼錢……
“按承包價,那是不值錢的。”
然後是當初承包時她給的價格稍高一點,可不值錢就是不值錢,要不然村裡能那麼快就答應呢?
唐奶奶指了指外頭:“那你說,這會兒隨便來個做生意的,拿個兩千萬來把你家的地周邊的地方都包下來……你覺得有這個實力的人少嗎?”
兩千萬砸下來,承包費要麼給村子要麼給村民,誰會覺得錢咬手啊?人家怎麼答應她的,必然也怎麼答應別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