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之歌 作品

118.茶葉、槐花和春筍

    茶葉麼,中老年誰不愛這一口呢?

    宋大伯果然心動:“採茶是多少錢一天?”

    烏蘭也沒藏著掖著:“150,我家茶葉今年下肥了,長得好,一天可以採五斤左右。你家的多少年沒人管,估計不太好採,一個人一天能有三斤差不多?”

    她這說的是實話,茶樹每年都要修剪,還要採芽兒,否則便會長的張牙舞爪,瘦瘦高高,隨風搖擺。

    芽尖兒也會越長越瘦,越不壓秤。

    人站在這樣的茶樹裡,根本看不到頭,採茶葉都得先把樹枝拉下來才行。

    烏蘭說的一天採三斤,那還是往高效率說呢!

    宋大伯雖然拋荒多年,但是也不是全都忘光了,自家的茶山怎樣他心裡有數。

    別的地方,但凡交通好一點,這樣的茶園還可以成片的包給那些大茶商,可偏偏他們這兒,茶不出名,山路不好走,地方也分散……

    總之,他家茶園真跟荒野沒區別了。

    他還在心裡琢磨著行不行,毛麗就一口拒絕:“那不行,市場上一斤幹茶才兩三百塊,好的也就五六百,買了就喝還省心。”

    “你要是請人採茶,一天不夠一斤幹茶,工錢反而要搭出去一兩百,費那功夫幹啥?咱家又不是買不起茶葉。”

    這話意有所指,但是烏蘭卻鬆了口氣,

    不划算就不划算唄,畢竟他家請人炒茶葉,那也是正經給錢的。

    現在家裡四個採茶工,再加上她和王麗芬捎帶著,一天能出六斤幹茶。

    周毛柱炒茶就是人工炒,也沒有炒茶機,為了保證茶葉新鮮,都是鮮葉晾上幾個小時然後半夜開工,雖然省去了過篩這道程序,但一天天的也不容易。

    如果宋大伯真要一起炒了,那虧的不是她家的人情嗎?

    毛麗拒絕,烏蘭心裡還開心呢。

    誰知開心不過一分鐘,只聽宋大伯沉吟一瞬:“烏蘭,你家這茶葉都怎麼賣的?給我也來一斤吧。自家人,喝著也放心。”

    烏蘭:……

    她只好又說出千篇一律的話:“他大伯,我這茶***貴的。”

    再怎麼供貨,茶葉也不至於一斤都擠不出來,原先那個藉口就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