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武士 作品
0463 女兒思
所謂"謁"就是拜訪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紹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為給被拜訪者的見面介紹文書,也就是現在的名片。到了漢代,隨著中央集權制進一步發展,疆域的擴大,"謁"的使用越來越普遍。
進入東漢末期,"謁"又被改稱為"刺",由於東漢蔡倫發明的紙張開始普遍採用,於是"刺"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於攜帶的紙張。
唐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全盛期,科舉制度也開始實行,讓一些有才能的庶民也能靠自己努力進入到統治階級中來。所以每次科舉考試後,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處拜訪前科及第,位高權重者並拜為師,以便將來被提攜。要拜訪老師,必須先遞"門狀",這時"刺"的名稱也就被"門狀"代替了。
到了明代,識字的人大量增加。人們交往的機會就更多了!學生見老師,小官見大官都要先遞上介紹自己的名帖。而一直到了清朝,名帖才正式有了"名片"稱呼。
其實名帖另外還有一個不可言說的作用,就是介紹信的作用。當某人持有另外一個人的名帖去拜訪第三方的時候,這張名帖就起到一個敲門磚的作用。
如果被拜訪的人和名帖主人確實有交情,或是覺得需要搭上交情的時候,被拜訪的人一般都會將名帖收下,然後會根據情況見一見來拜訪的人。
當然並不是說收下名帖之後就會答應幫助來拜訪的人做事,這個名帖只是起到讓來拜訪的人能夠見到正主而已,至於事情能不能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被拜訪人收到名帖之後也不會還給來拜訪的那個人,而會找個機會將名帖送回原主那裡。這就表示有人拿著你的名帖來找我,我很給你面子見他了,這就是人情了!
劉昊嘉現在收下名帖,就表示這次就一定要見一見譚翠穎,看看她想要做什麼?若是無傷大雅的事情,一般情況下被拜訪的人都會順手推舟的答應下來。
劉昊嘉走到三女近前說道:“不知這位姑娘求見本帥有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