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辰 作品
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個人來扛
宋軍對後蜀的突然進攻,猶如一場狂風暴雨,瞬間席捲了整個蜀中大地。原本平靜安寧的生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亂與恐慌。
消息傳來時,人們還沉浸在日常的忙碌與平淡之中,突如其來的戰爭讓人們措手不及。街頭巷尾,議論紛紛,人心惶惶。
有的權貴和百姓在擔驚受怕,但有些鄉紳、百姓,甚至心下對宋軍表示歡迎,因為他們覺得在蜀國生活更苦,因為蜀國政權朝廷太腐敗了。
孟昶登基之後,就沒有堅持勵精圖治,發奮圖強過,反而在政治上滑坡,用人不當,奢侈怠惰,官將腐敗,厚斂百姓,導致後蜀統治日趨衰微。
而朝中將相大臣李仁罕、張業、趙廷隱、王處回、張公鐸等,都是孟知祥的勳舊故友,很看不起年少登基的蜀後主孟昶,覺得乳臭未乾,沒有威嚴,因此,他們驕蹇蠻橫,目無法紀,奪人良田,掘人墳墓,為所欲為。
孟昶懷恨在心,哪怕性格軟弱一些,但畢竟也是帝王,有帝王心術和狠辣,利用禁軍將領之間的矛盾,將李仁罕、張業處死,免除趙廷隱、王處回等軍職,勒令退休。
當孟昶清除了一批頑固保守的元老重臣,但又憑個人的喜愛和私情重用一些人執掌大權。
如僧徒出身的王昭遠,曾在東宮侍候孟昶,甚得信任,崇華公主之子伊審徵,年幼時與孟昶相互親狎,這兩人先後被孟昶任命為知樞密院事。
朝廷事無大小,蜀後主全部授權他們處理。國庫金帛財貨聽任王昭遠任意取之,概不追問。
難怪《十國春秋》作者吳任臣評價孟昶用人失當,坐致敗亡,是很有道理的。
在後蜀建國初,中央禁軍將領、樞密使多兼領重鎮,如趙廷隱兼武德節度使、王處回兼武信節度使、張公鐸兼保寧節度使。這些節度使多任職成都,委託僚佐主管藩鎮軍政事務。各地官將沒有主帥的監督,更加胡作非為,橫徵暴斂。
蜀後主逐漸不親政事,追求奢侈享受。在廣政六年(943年),命令各地徵取13~20歲的女子以備後宮,致州縣騷動,百姓多出嫁女兒,稱為“驚婚”。
後來新津縣令陳及之上疏切諫,孟昶雖予以嘉獎,賜白金百兩,但徵集良家女子照樣進行。君臣們競相奢侈,連溺器多以珠寶裝飾。
消息傳來時,人們還沉浸在日常的忙碌與平淡之中,突如其來的戰爭讓人們措手不及。街頭巷尾,議論紛紛,人心惶惶。
有的權貴和百姓在擔驚受怕,但有些鄉紳、百姓,甚至心下對宋軍表示歡迎,因為他們覺得在蜀國生活更苦,因為蜀國政權朝廷太腐敗了。
孟昶登基之後,就沒有堅持勵精圖治,發奮圖強過,反而在政治上滑坡,用人不當,奢侈怠惰,官將腐敗,厚斂百姓,導致後蜀統治日趨衰微。
而朝中將相大臣李仁罕、張業、趙廷隱、王處回、張公鐸等,都是孟知祥的勳舊故友,很看不起年少登基的蜀後主孟昶,覺得乳臭未乾,沒有威嚴,因此,他們驕蹇蠻橫,目無法紀,奪人良田,掘人墳墓,為所欲為。
孟昶懷恨在心,哪怕性格軟弱一些,但畢竟也是帝王,有帝王心術和狠辣,利用禁軍將領之間的矛盾,將李仁罕、張業處死,免除趙廷隱、王處回等軍職,勒令退休。
當孟昶清除了一批頑固保守的元老重臣,但又憑個人的喜愛和私情重用一些人執掌大權。
如僧徒出身的王昭遠,曾在東宮侍候孟昶,甚得信任,崇華公主之子伊審徵,年幼時與孟昶相互親狎,這兩人先後被孟昶任命為知樞密院事。
朝廷事無大小,蜀後主全部授權他們處理。國庫金帛財貨聽任王昭遠任意取之,概不追問。
難怪《十國春秋》作者吳任臣評價孟昶用人失當,坐致敗亡,是很有道理的。
在後蜀建國初,中央禁軍將領、樞密使多兼領重鎮,如趙廷隱兼武德節度使、王處回兼武信節度使、張公鐸兼保寧節度使。這些節度使多任職成都,委託僚佐主管藩鎮軍政事務。各地官將沒有主帥的監督,更加胡作非為,橫徵暴斂。
蜀後主逐漸不親政事,追求奢侈享受。在廣政六年(943年),命令各地徵取13~20歲的女子以備後宮,致州縣騷動,百姓多出嫁女兒,稱為“驚婚”。
後來新津縣令陳及之上疏切諫,孟昶雖予以嘉獎,賜白金百兩,但徵集良家女子照樣進行。君臣們競相奢侈,連溺器多以珠寶裝飾。